人如果处在一个缺少氧气的特殊环境,或者虽然环境当中不乏氧气,但由于自身原因不能摄入足够的氧,或者对吸入的氧气不能充分利用,人体就会发生机能、代谢上的变化。这种状态总称就是缺氧或低氧。医学上把缺氧的原因分为环境性缺氧、生理性缺氧和运动性缺氧。
一、环境性缺氧:指在外部氧气浓度低或空气稀薄时,人体产生的氧气缺乏症。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高原缺氧和人群密集场所(空气不新鲜)的缺氧。
二、生理性缺氧:各种原因造成的由于机体对吸入氧气利用不足而导致的缺氧问题。
三、运动性缺氧:由于从事高强度的脑力或体力劳动导致体内耗氧量增加而引起的缺氧问题。
缺氧表现的症状:
A、轻度症状表现为:头晕、头痛、耳鸣、眼花、四肢软弱无力。
B、中度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心慌、气短、呼吸急促、浅快而弱,心跳快速无力。
C、重度症状表现为:意识模糊,全身皮肤、嘴唇和指甲青紫,血压下降,瞳孔散大,昏迷,呼吸困难。
缺氧对人体的危害:
A、缺氧引起脑组织的脑细胞变性、坏死、脑细胞肿胀及脑水肿。
B、急性低张性缺氧,如快速登上4000m以上的高原时,可在1-4天内发生肺水肿。
C、严重的全身性缺氧,甚至会发生心力衰竭。
D、心肌的收缩与舒张功能降低,心肌缺氧可降低心肌的收缩功能,甚而使心肌发生变性、坏死。
E、心律失常严重缺氧可引起窦性心动过缓、期前收缩、甚至发生心室纤颤致死。
提高缺氧耐受力的方法:
通常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服用具有提高缺氧耐受力功能的产品,这种方式既安全又方便,服用后可以提高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可以使你更快适应缺氧环境。第二种是吸氧,吸氧能快速补充人体内血氧的含量,但吸氧往往是在症状严重的时候用于抢救时才使用。并且吸氧的尺度不易把握,如果吸氧过度,体内氧过高,则会造成氧中毒.
|